滴滴自动驾驶仓促应战

今年5月,滴滴当百度的自动萝卜快跑在在武汉投入使用时,网约车师傅纷纷担忧被“抢饭碗”,驾驶但比师傅们更心慌的仓促是网约车平台。试想一下,应战马斯克所说的滴滴“让自动驾驶特斯拉自己上街拉客赚钱”场景,似乎已经没有网约车什么事了。自动当然,驾驶网约车可能不会消失,仓促但是应战商业模式或将天翻地覆。
无人驾驶出租车被认为是滴滴自动驾驶商业化初期最大规模的应用场景,毫无疑问,自动谁在无人驾驶领域率先抢到技术制高点,驾驶谁将拥有对行业的仓促主导权。当然,应战网约车平台也不会坐以待毙,不少公司也开始押注自动驾驶。
就在近期,滴滴自动驾驶宣布完成C轮2.98亿美元融资,由领投,滴滴参与。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加速推动首款Robotaxi量产车落地。
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布局显然落后于从互联网和汽车领域过来“跨界打劫”的百度、特斯拉等。
目前国内自动驾驶技术测试和应用已经遍地开花,现在全国已有51个城市出台了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萝卜快跑、Auto X、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企业正在飞速加码。
据悉,萝卜快跑累计订单量已经突破600+万单,至2024年,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开放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10个城市,已经在武汉、北京、重庆、阳泉等城市开始商业化运营。百度在5月份Apollo Day曾表示,萝卜快跑预计到2024年底武汉要实现营收平衡,到2025年进入全面盈利期。
可见,百度的自动驾驶已经“跑”在滴滴前面,这让滴滴的危机感油然而生。实际上,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并不算晚,早在2016年滴滴就组建了自动驾驶团队,仅比百度晚了三年。
组建自动驾驶团队后,滴滴四处招兵买马,并在高精地图、感知、行为预测、规划与控制等领域建立细分团队。2019年3月,滴滴将自动驾驶团队升级为独立公司,成立了滴滴沃芽,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智能驾驶汽车技术、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等。
不过在闷声搞技术研发多年后,滴滴自动驾驶首试惨遭滑铁卢。2020年6月,滴滴首次在上海启动自动驾驶载人路测测试,并在央视新闻转播。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央视记者从确认出发,到车辆真正起步就花了3分钟,而在运行过程中更是出现了路线偏离、显示重叠、紧急刹车、猛打方向盘等问题,状况百出,让驾驶员不得不多次接管方向盘。
随后几年,滴滴自动驾驶进入沉寂,造车项目直接被放弃,成就了现在的小鹏mona。当然,对于一个流量平台而言,只要保住“出行入口”的地位就可以,但随着自动驾驶时代robotaxi逐渐落地,滴滴这个入口地位也似乎被动摇了。
实际上,即便没有自动驾驶,滴滴“出行入口”的地位早已被聚合平台分去了半壁江山。
从2021年到2023年,几乎所有的网约车企业都在依赖包括高德、美团在内的聚合平台做获客和增长,聚合平台订单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比重越来越高。
据曹操出行招股书披露,2023年网约车市场中,聚合平台订单占比达30%,预计到2028年将接近一半——而在七年前,滴滴占据着超9成的市场,聚合平台仅3.5%。传统业务护城河逐渐消失,自动驾驶又掉队,滴滴可谓腹背受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相关文章
- 另据总部设在英国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消息 ,叙内政部安全人员25日在塔尔图斯省农村地区试图逮捕一名阿萨德政权高级军官时遭武装分子伏击,造成14名内政部人员丧生,另有3名武装分子死亡 。据美联社报道,叙2025-05-10
- 根据市场参与机构的需求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并于2025年1月2日顺利完成招标程序。此次操作涉及金额为550亿元人民币,采用了费率招标的方式进行。共有20家金融机构参与投标 ,最终2025-05-10
吃酱油会让脸上长斑……是真是假 ?|谣言终结站- 食用真相探秘
拓展你的知识库——哪些斑点适合激光去除人到中年 ,脸上的斑点似乎成了难以避免的“风景”。那么,究竟哪些类型的斑点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来淡化呢?颧部褐青色痣:这种痣通常在颧骨两侧对称分布 ,直径约15毫米,呈现2025-05-10- 根据市场参与机构的需求变化 ,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 ,并于2025年1月2日顺利完成招标程序 。此次操作涉及金额为550亿元人民币,采用了费率招标的方式进行 。共有20家金融机构参与投标,最终2025-05-10
- 《纲要》制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奔着现实问题去 、盯着突出问题改,紧扣影响司法公正 、制约司法能力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注重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于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各地法院人案矛盾突出 ,息诉服判、实质2025-05-10